厦门马拉松既是新年伊始的赛事,也是2024赛季的收官战,对黄雪梅而言,同样意义重大。在赛后接受《女子跑步》采访的视频中,她表现得相当轻松,以2小时34分16秒结束了自己第十次参加的厦门马拉松,这场原本计划自由发挥的比赛,竟然创造了她马拉松生涯的第二好成绩。
实际上,黄雪梅的这次厦马心态十分放松,赛前将目标定为2小时39分20秒以内。尽管是熟悉的赛道,厦门的后半段总会给选手带来额外的挑战:起伏的路段和逐渐升高的气温,以及最后几公里的坚持,构成了她的第十次厦马的回忆。
从2015年4小时01分36秒的首次参赛,到四次获得厦门市民奖20-40岁年龄组冠军,再到2024年成为中国籍女子亚军,黄雪梅的成绩逐年提升,名声愈发响亮。她距离自己马拉松最佳成绩2小时32分16秒已经一年多,虽然她渴望再创佳绩,但正如她所说:“我感觉2024年整体表现并不是很好。”严肃的跑者当然希望突破自我,但并非每次都能如愿以偿。
为很多人所不知的是,在她马拉松生涯取得最佳成绩的背后,黄雪梅承受着怎样的期待与压力。在2024年,她以“业余一姐”的身份开启新赛季,在无锡作为耐克签约运动员出战,尽管以2小时45分38秒的成绩并不理想,但也未动摇她继续前行的决心;在巴黎,她以2小时41分03秒夺得了奥运大众组女子冠军;在杭州,她以2小时37分01秒捧回中国籍女子冠军;而在上海,她首次参赛便跑出了2小时38分27秒的好成绩。对于这些成绩,她坦言:“2024年整年都是在挑战自己,却一直未能达标。”
在厦门马拉松的赛后,黄雪梅多次提到“压力”这个词。这个词汇困扰了她近一年,究其原因,是因为2023年北马PB后获得的国内“大众一姐”头衔,以及与世界级品牌签约带来的高度关注?还是她对成绩的更高追求与渴望?抑或是来自新兴竞争对手的威胁?在这次厦马中,她表示:“我跑得很不稳,想找个人跟着,但总是无法追上。一会儿超过潘素芳和王琳颖,一会儿又掉在后面,最后王琳颖掉队,而潘素芳始终在我前方几百米,我就是追不上。”
黄雪梅道:“大家都希望我能破230,听多了我也会努力朝这个目标前进,但我却做不到,这让我压力很大。不过,这次厦马我放松了心情,跑得很开心。”或许跑出自己第二好的成绩让她松了一口气,尽管她承认“现在还暂时没有能力跑到230”。
在跑步之余,黄雪梅也迎来了生活的变革。工作内容从编写代码转为数据分析,工作地点也从岛外回到了岛内,这些变动自然影响了她的训练。然而,她也注意到大众女子跑者的变化,越来越多优秀的选手能够平衡跑步与生活。她希望再次突破PB,必然会通过身边的人和事不断学习,直到变得更快更强。因为对黄雪梅而言,无论能否突破230,跑步始终是她工作之外的终身爱好。
人生就是博-尊龙凯时,在追求卓越的路上,黄雪梅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不断超越自我,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。